来源:学习力教育智库  作者:悄悄

  在中国,可能很少有什么词汇比“学习”两个字更牵动年轻父母的神经,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几乎是每位爸爸妈妈最重要的“功课”之一,家长常常热衷于各类的学习班、兴趣班,也会注意培养宝宝的各项学习能力,还常常会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并为之担忧不已。其实,您可知道,学习正是宝宝与生俱来的天性之一,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更多的是保护这种天性,保存他们在求知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快乐,并使之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婴儿是天生就会学习的。出生婴儿除了吃奶排泄和睡眠以外,几乎事事要感知,事事要学习。这时候的学习是一种多方位的感官学习,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反应来认知所处的环境,学习各种生活技能。他们的内心在成长的过程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象海绵一样吸收周围的一切,这就是人求知的本能。这个时候,他们的学习过程是愉悦的,通过学习和掌握技能,他们认知了外界,建立了自我,感觉到了学习本身的快感。

  这个阶段的学习本身是一种全方位的感受过程,运用了身体的所有感觉器官,并不是我们成人概念里好好坐在桌旁,认认真真看书的学习,甚至不是我们理解的,注意力集中关注学习对象的“学习过程”。而很多父母或祖父母根据传统的教育理论,觉得这是一个自然的发育过程而不是学习过程,因此提出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这一说法。其实,如果家长可以巧妙地对孩子的认知过程加以引导,就可以极大地维护孩子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带来的心理快感,学习习惯和兴趣也就无需刻意培养,只要精心维护。

  在保护婴幼儿的学习热望时,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以符合他们天性和心理发育阶段的方式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思索的乐趣、动手的乐趣,而不是冷冰冰地“建立学习的习惯”。前文所述,婴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多感官的运用,我们在帮助他充分发挥求知欲望的时候就应该重视这种现象,因势利导。比如很多家长从宝宝几个月开始就培养他爱读书的习惯,这是“培养孩子爱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很多家长在做法上却是事倍功半,甚至常常会造成孩子对书本的反感。对于1岁左右的孩子,他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主要通过舔和咀嚼、手的触摸、鼻的嗅觉、眼的观察、耳的倾听等方式。这里面,除了眼的观察是我们成人习惯的对书本的认知方式外,其余的都是我们认为“错误”的至少是“不必要”的认知行为。特别是当孩子去舔书甚至“吃”书的时候,当孩子任意撕书的时候,很多家长认为这样会让孩子养成不爱惜书本的坏毛病,必须加以制止。实际上,1岁的宝宝并不懂得“不爱惜”和“浪费”等概念,他们的所作所为通常只是想通过一切手段知道你给他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如果家长实在不能接受这些行为,只要轻轻拿开这些书就行了,但很多家长不但将书本很粗暴地赶快拿开,甚至会严厉地“教育”宝宝其“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宝宝不一定能听明白你的话语含义,但是你的语气和对待他的态度可能会让他把“这个东西”和一种恐惧、被拒绝、不愉快的情绪和经历联系起来,在以后的一个时期内,书本和不愉快的情绪可能建立起某种心理反应。而如果这种经历频繁发生,宝宝恐怕就会放弃对书本的认知,对书本的兴趣了。所以,在宝宝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的时候,正是他心中的求知欲最强的时候,这时的家长,应该尽量鼓励孩子以他自己的方式来探知这个世界,在妈妈爸爸的理解下,孩子可以充分享受到探索和学习的乐趣。

  孩子在认知环境与社会的同时,还逐步学习很多知识。在我们传统的概念里,学习知识是真正的学习。知识学的越多,懂的越多,就是学习好的标志。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知识是学不完的,知识自身也在不断地高速发展着,更新着,与其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不如让孩子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这本身就是认识上的进步。对于孩子来讲,早一天会从 1数到100不如早一天建立一一对应的数量概念更重要。而让孩子自觉地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孩子喜欢的活动――游戏来完成,也就是常常提到的寓教于乐,从游戏中学习。在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游戏是孩子认知世界的主要的方式,也是最自然、最快乐的方式。游戏就是孩子的生活,在游戏中学习,就是在生活中学习,使得学习成为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学习也就成为了生活的习惯,生活的组成部分。

  如果静下心来思考孩子们游戏的内容,其实很容易发现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很容易地学习到深奥的知识,也锻炼了各种能力。例如通过一些配对游戏、分类游戏,孩子可以很容易地建立起基本的数学概念,积木的搭建拓展了孩子的空间感,排序游戏锻炼了孩子的秩序感,拼图游戏锻炼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专注力等等。人的逻辑分析能力、身体运动能力、语言技巧能力、音乐能力、空间位置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甚至认识自己的能力等被现代教育界公认的这些多元能力,都显而易见地能够在孩子们的各种游戏过程中得到提高。而我们所熟悉并重视的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注意力等跟学习有关的基本素质,也无一不是通过游戏这一形式体现在孩子身上,同时也不断地被锻炼、被强化着。

  在游戏中的孩子是快乐的,自足的,也是无时无刻不经历着挑战,不断战胜着自己,并体验着困难和克服,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在这样一个富有挑战也拥有成功体验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正面的、肯定的刺激,这种肯定的、积极的刺激与学习的成就感结合在一起,与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获得结合在一起,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对学习的过程产生快感,对学习的成绩产生追求。这样的学习兴趣才是真正的发在内心的,自觉的,不会因为家长是否督促,是否存在其他压力而随意改变的。当孩子通过一次次生活――游戏――学习的过程,把学习与快乐愉悦的心理体验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对学习的情感认知的时候,这个孩子就成为了学习的自觉者,就会终身以不断地求知,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自我完善为目的,学习也就真正地成为了他的生活习惯,这也许正是我们做父母最盼望达到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我们自己首先正确认识学习的本质:学习是每个人,无论是婴儿还是老人的内心需要,学习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愉悦的情感体验。学习的人,是快乐的。


·上一篇文章:六字“真诀”轻松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一篇文章: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10个方法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tasiwei.com/news/xuexili/15241429274532FI9E61GIB7AA8ECG.htm